爱与恨
张熙和牧师

讲稿下载(电脑版)

于是,耶稣对门徒说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,来跟从我。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(“生命”或作“灵魂”。下同),必丧掉生命;凡为我丧掉生命的,必得着生命。人若赚得全世界,赔上自己的生命,有什么益处呢?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?”(太16:24-26)

这番教导是主耶稣第二次讲起

今天我们要思考这段经文,其实主耶稣已经是第二次讲述这番教导了。仅仅在几章之内,主耶稣就两次提及,可见这是主耶稣多么看重的,也是门徒们多么需要明白的。

这番教导第一次是出现在马太福音10章37-39节:

爱父母过于爱我的,不配作我的门徒;爱儿女过于爱我的,不配作我的门徒;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,也不配作我的门徒。得着生命的,将要失丧生命;为我失丧生命的,将要得着生命。

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0章已经对门徒讲过了这番教导,但门徒们并没有明白,所以几章之后,主耶稣又重申了一次。福音书不断出现主耶稣这番教导,因为这教导对基督徒生命至关重要。

平行经文路加福音三次说“不能做我的门徒”

这番教导在路加福音也出现了,而且一共出现了三次,第一次是在路加福音9章23节,正是马太福音16章这段经文的平行经文。既然马太福音16章是第二次出现,所以我们也来看看路加福音第二次出现的经文:路加福音14章25-33节(距离第一次出现仅仅五章之遥)。我会重点讲解这段经文,祈求主开导我们,好明白他的意思。

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。他转过来对他们说:“人到我这里来,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弟兄、姐妹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门徒(“爱我胜过爱”原文作“恨”);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,也不能作我的门徒。”

似乎主耶稣担心门徒不知道这些要求、条件,即便他们愿意、渴望做门徒,可是如果达不到这些要求、条件,也不能做门徒,所以主在此重复了两次。他还进一步做了解释,继续看28-33节:

“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,不先坐下算计花费,能盖成不能呢?恐怕安了地基,不能成功,看见的人都笑话他,说:‘这个人开了工,却不能完工。’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,岂不先坐下酌量,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?若是不能,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,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。这样,你们无论什么人,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,就不能作我的门徒。”

“求和息的条款”,更准确的翻译是“无条件投降”。主耶稣在33节第三次说“不能作我的门徒”。

耶稣教导我们要“爱”,现在却教导我们要“恨”

坦白说,这段经文是块绊脚石,让人受不了。为什么呢?一开始的“恨”(中文圣经将它翻译为“爱我胜过爱”)字已经让人难以下咽了,“人到我这里来,若不恨自己的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弟兄、姐妹和自己的性命,就不能作我的门徒”。这番话已经让我们受不了了,很多基督徒都不好意思讲,尽量加以稀释,好避而不谈。基督徒最大的困惑是:耶稣教导我们要爱人,爱邻舍,甚至爱仇敌,可是旋即又说要恨父母。还是别看圣经了吧!太自相矛盾了。

这段话真让我们难以下咽,不知如何是好,最好的办法是将“恨”的意思轻描淡写地稀释过去。很多解经书都是这样解释的:恨不是恨的意思,而是爱得少一点。结果“恨”成了爱的一种方式,只不过爱得少一点。从字义角度而言,这种解释是牵强附会,但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避重就轻。

我们也可以举创世记29章雅各的例子,雅各有两个妻子,他爱拉结,恨利亚。可见雅各不是真的恨利亚,只是爱她少一点。于是,“恨”就成了爱的一种方式,这的确是新意。这种概念未必是词典的定义,但也不无道理。

这段经文让我们难以下咽、难以传讲,我们但求传福音时,不要有人刨根问底——“耶稣不是说应当爱仇敌,爱人如己吗?为什么在路加福音14章26节说要恨父母、妻子、儿女呢?耶稣这人是怎么了?”这个问题问得好。

耶稣教导我们要计算代价,我们却强调不用付代价

那些关心教义的人还会面对一个大难题。在28节,主耶稣立刻说要“先坐下算计花费”,可是传道人不是说救恩是白白的、无条件的吗?为什么还要计算代价?白白的东西怎么还要付代价呢?

不要模棱两可,做个决定吧!得救是白白的,还是要付上一切呢?难怪这段经文如此让人尴尬、难以下咽。我们想方设法避而不谈,或者避重就轻。质疑者穷追不舍:“神的恩典不是白白的吗?永生是白白的!自始至终都白白的,可是主耶稣突然说要坐下计算代价,有什么代价呢?传道人说是白白的。”这是这段经文最棘手的两大难题,如何解答呢?

那些无视主耶稣的话或者试图避重就轻的人,他要付上永恒的代价。其他人的话,你可以避重就轻、顾左右而言它,但绝不可擅自篡改主耶稣的话。这些是关乎永生的话,我们必须认真对待。

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?救恩是礼物?可是我们还得坐下计算这个礼物的代价?礼物应该是免费的,有什么可计算的呢?难怪你要是让今天的基督徒坐下来计算代价,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计算。根本没什么可计算的,完全没有什么代价。他已经听到耳熟能详:救恩是白白的礼物,神赐给了你,你只要伸手接过来就行了。哪里有代价?要是你给我一件礼物,然后说坐下来计算代价,那么我真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了,你是在送礼物,还是卖东西?如果是卖东西,我当然要花费;可是你给我一件礼物,怎么还要代价呢?

“饭店”的比方

这就好比去一间豪华饭店用餐,你进去打算付钱,服务生说:“不用付钱,请坐。”你坐下来享用,不禁想:“为什么账单还没来?我吃了一餐美味,却分文未付。也许这家饭店在做慈善工作吧。”

用餐完毕,你除去餐巾,道一声“非常感谢”,便走向门口。这时候有人过来拦住你说:“不好意思,先生,你还没付账。”

你说:“什么?得付账?不是你们付吗?”

我们都知道,进入饭店是免费的,但吃完饭离开饭店时,就得付账。基督教就好像这样,进来是免费的,出去就得付账了。结果我们进退两难。教会标明“没有任何代价,一切免费”,于是你走了进去,可是他们突然又说:“不介意给我们一些捐献吧?”

有人来找我辅导的时候,我经常感受到他们有一种上当受骗之感。因为传道人只说神的恩典是白白的,只要伸手接受就行了,只要举手决志接受耶稣就行了。他也是真心地想:“不错,永生是白白的礼物,谁会拒绝呢?你说‘只要举手决志、签个名、承认自己的罪’,没问题!你派礼物给我,我当然乐意接受。可是突然你又说不是白白的。”

他觉得上当受骗了!传道人告诉他做基督徒会有平安、喜乐等等,可是他走出去,被撒但打得晕头转向、鼻青脸肿。他说:“你说成为神的儿女是白白的,可是看看我的遭遇!为什么你以前不告诉我?”

不计算代价,我们就不能做他的门徒

留意主耶稣根本不是这样传道的!你听过他这样传道吗?当然没有。他说:要做我的门徒,就得坐下计算代价。而且他三次说:“若不这样,就不能做我的门徒”。这真是直言相告,我也是在直言相告。

为什么不付代价,就不能做他的门徒呢?可不可以只字不提主耶稣这些重要教导,只讲救恩是白白的“礼物”呢?这是负责任的态度吗?难道我们干脆随大流,虽然读了这段话,却视而不见,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吗?不行!必须正视这番话,因为也许我们对恩典的理解是错误的。我们传讲恩典是白白的礼物,可以无条件随意派发给人。及至属灵生命遭遇艰难、风暴,他们便手足无措,觉得基督徒生命行不通,大失所望。

强调恩典是白白的、没有代价的,会引发两个问题

① 流失率极高

基督徒生命当然行得通!伴着神改变的大能,基督徒生命就好像一颗炸弹,会震撼世界。但教会提出了这种教导,难怪就引发了两大问题。一个就是,这种教会的流失率极高,因为他们无视主耶稣的教导。

前几天跟一位弟兄谈起在伦敦读书时参加的一间教会,我们数一数走了的和剩下的人,剩下的屈指可数。当初那间教会经历过一次复兴,可是如今剩下的人寥寥无几。而剩下的人当中,有的已经不再服侍主,只不过星期天还勉强来教会。几年前那么兴旺的教会,现在却门可罗雀。

我们在的那段时期,两、三年内就有几百人来教会,但剩下了多少呢?屈指可数!那些人在属灵上都没能存活下来。如果只是被打得鼻青脸肿,就算不错了,但他们已经彻底被打倒,不再与主同行。

可见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,问题就在于他们根本没听说过这段经文,这里主耶稣三次强调说:不满足这些条件的,不能做我的门徒。因为不满足这些条件,就会经受伤亡。

② 完全缺乏能力、活力

第二个问题是,那些所谓留下来的、依然是基督徒的人,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完全缺乏能力,无精打采,只不过在勉强支撑着。也许再过五年、十年,这些人也会走不下去了。他们根本没有得胜的能力,没有主耶稣在约翰福音7章所形容的活水江河般的生命。圣经所应许的活水江河般的生命是真实的,可是在我们身上却几滴都看不见,遑论江河了。

为什么呢?正是因为我们无视主耶稣的这段教导。我们更在意坚持教义,坚持教导不完全正确的恩典概念。这种恩典教导只是讲出了部分事实,这就更危险了。彻头彻尾的谎言很容易被戳穿,但半真半假就危险了,因为的确有大量的真实成分,结果你就听从了带有真理的谎言。

主耶稣在此想教导我们什么呢?

彼得虽然得到了有关耶稣的大启示,之后却跌倒了

彼得也跌倒了!之前刚刚有一次荣耀的属灵经历,当时主耶稣说:“西门巴约拿,你是有福的。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,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。”彼得刚刚得到了这么大的启示,旋即就跌倒了。这就是主耶稣这番话的上下文。

主耶稣是在对彼得说:因为你还不明白我这番话,所以无法做我的门徒,你不只是现在跌倒,将来还要跌倒,你要三次不认我。你必须明白这番话,否则最终你会完全离弃我。

这些重要教导是彼得需要明白的,也是我们必须实行出来的。

耶稣这番“恨”的教导吓着了我们

耶稣讲解了爱,教导我们要爱仇敌、爱邻舍如己,可是接着又要我们恨父母,这怎么可能呢?如何理解呢?

我发现主耶稣的教导真奇妙,他真有智慧,往往一语惊人。不妨想一想,一个人听了很多主耶稣的教导,他可能坐在那儿一边听,一边打起了瞌睡。这些人听了三天主耶稣的教导,在尽量消化、吸收,可是听着听着,突然听见主耶稣说:“你要恨父母。”“什么?我听错了吗?这是他说的吗?”圣经上白纸黑字,这正是主耶稣说的,我们如何理解呢?

登山宝训是对爱的诠释

回到登山宝训,来明白一下主耶稣的整个教导。一言以蔽之,整个登山宝训就是在解释爱。心灵不贫乏,就不能爱。没有怜悯,就不能爱。心不清洁,就不能爱。

主耶稣说:“为什么你们称呼我‘主啊,主啊’,却不照我的话行呢?”你可能会问:“你叫我行什么呢?”就是去爱!主耶稣是在说:“你称呼我‘主啊,主啊’,却不去爱,那么到了那一天,我就要对你说——‘我从来不认识你们,你们这些作恶的人,离开我去吧!’”

主耶稣不会认你,因为惟有具备一种标记,他才会认你,这标记就是爱。你生命中要有爱,如果没有爱,那么你大可高唱自己靠恩典得救了,大可手捧最大号的圣经去教会,但到了那一天,主还是会对你说:你这作恶的人,离开我去吧,我不认识你,因为你没有遵行我天父的旨意。

主耶稣说:“这是我的命令,不是一个建议,你别无选择。如果你是我的门徒,那么我命令你去爱。”所以如果我们称他为“主”,却违背他的命令,那么可见我们正是说谎话的,是假冒为善的。

耶稣整个教导所关注、所传递的就是神的爱,这爱大有能力,好像活水江河。所以我们需要明白神在世上的旨意。神的计划是要把他的爱浇灌下来,这爱会改变人,融化铁石心肠,洁净内心的罪。一旦体验、经历到这种爱的大能,我们就会悔改。想必我们都看见了这种爱,如果还没有经历到,我希望至少我们的内心已经看见了。

登山宝训教导我们去爱,为什么又要我们“恨”呢?

可是,既然登山宝训教导我们去爱,为什么又说要恨呢?耶稣告诉我们要恨人,不但恨我们的亲人,还要恨我们自己的生命。主耶稣是故意用了这么强烈的字眼,有些解经书的作者也观察到:主耶稣用的每一个字都有深意,我们不能稀释它。最近看到一本相当好的路加福音原文释经书,作者是马歇尔(Marshall),他这样写道:“主耶稣刻意用了强烈的字眼,惟恐门徒没能明白他之前说过的话。”

要是说“爱父母不能超过爱我”,我们还可以接受。“爱父母过于爱我的,不配作我的门徒”,这句话不错,可是表达力度不够。因为只要我们说——“好吧,我爱父母不超过爱主,我如何爱主就如何爱父母”,那么就可以遵行这句话了。但这句话远非如此!并非只是说爱别人不要超过爱主就行了,这里说的是“恨”。

我想说的是,圣经对爱的理解非常深邃,远远超乎我们的理解,我们根本还没有明白什么是爱。神的爱极有能力,主耶稣谈及爱的教导非常深邃,如果我们能够明白神的爱是什么意思,一切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,根本不会稀释他的话。

接下来我试着解释一下,希望可以清晰地解释出来。我说过,有时候你可以看见一样事,看得一清二楚,可是一旦将所看见的说出来,就有困难了,不知道如何解释。

彼得的爱是人的爱,是狭隘、有限的

有一种爱是狭隘、有限的,这种爱跟神的爱恰恰相反。就看看马太福音16章,思想一下,当彼得对主耶稣说“主啊,不可上十字架,万不可如此!你不能死”,这难道不是爱吗?彼得不是在表达爱吗?他是在向主耶稣表达爱:我不希望你死,不希望你去受苦。这当然是爱,对吧?

彼得表达了爱,可是得到了什么呢?并非这种回答——“彼得,我明白你爱我,可是我得跟你解释一些事情。”我们觉得这种话就很通情达理。然而主耶稣看了看彼得,说:“撒但,退我后边去吧!”

彼得会想:我爱你,换来了什么呢?主啊,你不知道我爱你吗?我不希望你死,不希望你受苦,可是你叫我‘撒但’?我再也不跟你说话了,咱们从此一刀两断!”换作是你,可能拂袖而去了。如果彼得一怒而去,也许我们觉得情有可原。试想如果你对主耶稣说“主啊,不要去受苦,不要死,你知道我多么爱你,不忍见你受苦”,主说“撒但,退我后边去吧”,你会如何?可能一下子就脸红脖子粗。

这实在太让人震惊了,为什么呢?因为有一种爱是撒但的爱。你能叫这是爱吗?想必你会觉得这是爱,但这种爱恰恰跟神的爱相反。弟兄姐妹,你们一定要明白,这种爱跟神的爱是恰恰相反的!它是窒息人、羁绊人的,拦腰斩断了神的爱。你甚至都不能顾惜这种爱,因为它会拦阻、破坏神的爱。

人的爱是占有式的,是羁绊人的,将人牢牢束缚住。似乎抹大拉的马利亚对主耶稣的爱就是这种爱,耶稣从死里复活后,她要抓住耶稣,耶稣说:不要摸我,不要有这种占有式的爱,这种占为己有的爱肯定不是神的爱。

留意主耶稣这番话:“撒但,退我后边去吧!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,只体贴人的意思”(可8:33)。这是好难的功课,是彼得需要学习的。这就好像动手术一样,主耶稣拿起属灵的刀,切入了彼得的心脏,好除去“自私的爱”的毒瘤。

人的爱是与神的爱相反、相敌的

不要以为人的爱和神的爱只是程度上的不同,其实两者是相互敌对的。所以耶稣用了“撒但”一词,即敌人的意思。人的爱成了神的爱的敌人,非常可怕。可是很多基督徒分不清这两种爱,却混为一谈,以为“友情”只是低一级的“爱”,友情与爱只是程度上有些许不同而已。问题是,这里根本不是在谈论友情。

一旦我们专注爱自己的父母、兄弟、姐妹、妻子、儿女,他们就成了我们的障碍,神的爱就不能从我们生命中涌流出来。如果我们的爱是狭隘的、有限的,又怎能成为活水江河呢?我们这种自私的爱堵住了神的爱,神不能透过我们工作!结果怎么样呢?你就慢慢萎缩、枯死了。这就是无法分辨这两种爱的后果,神活泼、有能力的爱不能在你生命中运行。

你觉得专注地爱家人就等同于爱主吗?很多基督徒以为然!难怪主耶稣要拿出手术刀,动一下属灵的手术。动手术是可怕、痛楚的。很多人会说:“我想侍奉主,可是我得爱孩子,爱妻子,爱父母,难道主不希望我爱他们吗?所以我不能侍奉主。”主耶稣此处是向我们表明,他不能接受这种理由。可是至少得容我回去埋葬父亲吧?主耶稣回答说: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,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(路9:60)。怜悯的主怎能说出这种话来呢?

这正是我们无法理解的。我们还不明白,无私、宽广的爱是没有界限的。你把界线划在了哪里呢?就是围绕着自己的家人——父母、兄弟、姐妹、妻子、儿女。你的爱是局限在这个范围内的,虽然偶尔还会关心外面的人,但这条分界线是经纬分明的。如此一来,神的爱就不能透过我们浇灌别人,管道已经堵塞了。

神的爱与人的本性相悖,所以人无法理解

想必大家很难明白,为什么呢?因为神的爱与人的本性相悖。这不是人的爱,而是神的爱,我们无法理解神的思维。人的思想局限于小圈子里,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转!不妨看看基督徒的祷告:祝福我父母,祝福我儿女,祝福我的猫狗、汽车、房子……这也算是祷告?这就是我们对基督教的理解,所以我们才成了基督徒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可是你早前不是问过我要不要祝福吗?我想要祝福,愿神祝福我父母,永远祝福我。你刚刚说神会祝福我,为什么现在又说我不该自私?”

答案就在马太福音16章主耶稣对彼得说的这番话:你体贴人的意思,不体贴神的意思,你以人的爱来爱我,这会摧毁我的。这正是敌人做的工作,撒但一词是敌人的意思。敌人做什么呢?敌人有个目标,就是摧毁你。人的爱会摧毁你,而这正是彼得需要学习的。你必须彻底转变过来,才能明白神的爱。神的爱是没有界线、宽广无边的。

当主耶稣的母亲、弟兄来找他,众人说:你母亲来了,弟兄也来了。主耶稣说:“谁是我的母亲?谁是我的弟兄?”你会想:“主耶稣怎能这样说话?我接受不了!跟母亲这样说话,这太粗鲁了!”坦白说,我们不喜欢这段话,觉得太让人尴尬,不应该记在圣经里。为什么主耶稣要这样说呢?因为他想教导我们:爱是没有界限的。谁是我的弟兄姐妹?就是遵行天父旨意的人,我看他们非常宝贵,甚至也许比家人更亲。放眼世界,各方各民当中,到处都有我的家人、母亲、弟兄姐妹。

然而你会这样想吗?恐怕不会,如果你会这样想,那么你就知道神的爱已经浇灌你了,你已经改变了,不再是属血气的人,而是个属灵人。你能够放眼看见周围的人,说:这是我的弟兄姐妹,他们爱神,遵行神的旨意,所以他们是我的亲人。

人的爱只局限于爱自己的家人

你的孩子开口要一块钱,你会迟疑吗?不会的。“这是我的孩子,一块钱拿去!”即使五块钱,我们也不会犹豫。

妻子说:“我需要钱买家用。”

你问:“需要多少钱?”

“四十块。”

“四十块?好吧。”你不给她钱,就不能开饭了。可是一位姐妹来问:“我需要买些吃的,你能给我四十块钱吗?”

你便说:“你是谁?我们认识吗?”

“我是教会的姐妹。”

“你没有家人吗?为什么找我?”

你看,我们已经划了一条线。环顾教会,看一看身边的人,你能够真心说——“哈利路亚,我宝贵的弟兄姐妹”吗?恐怕你的反应是——“谁说这些是我的弟兄姐妹?”或许我们也愿意礼貌性地用“弟兄姐妹”这些称呼,总之可以宽泛地看别人为弟兄姐妹,可是你真的待他如同弟兄吗?你内心真的接纳他为弟兄吗?不可能!你关心他的处境吗?你自己已经有一大堆难处了,不禁说:“别来烦我了。”

可是如果你自己的弟兄姐妹有了难处,你就会在意。你的孩子有了难处,你更会在意。但如果别人有难处,你就会说:“管他呢!去找别人吧。你需要辅导?教会不是有牧师吗?去跟他谈吧。”

所以我们根本不认同这些人是弟兄姐妹,虽然礼貌性地称呼每个人都是“弟兄”或者“姐妹”,却是区别对待。神希望改变我们,这就是这段经文的要点。我们对爱的狭隘、自私的观念必须彻底改变。

有一种爱给人的感受是恨

以上是在帮助大家明白什么是爱,接下来要继续深入分析。有一种爱可能表现出来的是恨。你可能会说:“什么意思?听来真匪夷所思、不合逻辑,爱竟然是恨?”

请听我解释。约翰福音3章16节说,“神爱世人,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。”神没有紧抓住自己的独生子,神如此爱世人,竟然将独生子舍了出去。

如果你有十五个儿子,也许可以舍出去一个,那个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,你会想:“还好,我还有十四个儿子,至少我舍出了一个。”如果你只有一个儿子,你就会说:“不行,我非常爱国家、爱人民,可这是我的独子,血浓于水啊。”

父亲舍出儿子,就是恨儿子

父亲舍出了儿子,你能明白这种爱吗?真的明白吗?神爱我们的时候,就是在恨他的儿子。“恨”是什么意思呢?一定要明白这里“恨”的意思。“恨”与感觉无关,主耶稣并不是在说——“你下次见到父母时,要涌出恨意来,这样才能做我的门徒。你要瞪着父母,咬牙切齿。”

这里说的“恨”与情感无关,主耶稣说你要恨恶自己的生命,你就会想:你一定是在教我自杀吧?好吧,我回去上吊了,恨自己就是自杀嘛。总之“恨”不是一种感觉,而是委身的行动。

想一想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的情形,他在十字架上挂了好几个小时,痛苦不堪,舌头肿胀(一般钉十字架的人都会这样),双手流血。他担当了世人的罪。你岂不会也觉得——神怎能这样待自己的儿子?因为父亲不会这样待儿子,神竟然如此恨自己的儿子,让他经历这一切痛苦!你不禁会说:我受不了。所以我说,有一种爱是恨——并非一种感受,而是付出、给予。这一点务要明白。

神因为爱我们,必须舍弃自己的儿子!

有一种爱必须用恨的方式来表达,尽管这种“恨”、“给出”让你伤心欲绝,心如刀绞,正如先知对马利亚所说的话:“这孩子被立,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,许多人兴起;又要作毁谤的话柄,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;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”(路2:34-35)。马利亚得站在那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慢慢死在十字架上,心如刀绞。

马利亚尚且心如刀绞,天父的感受可想而知了,难怪天昏地暗、山崩地裂。你能明白父亲舍出儿子的痛苦吗?我们舍出过儿女吗?“我的神,我的神!为什么离弃我?”(太27:4,可15:34)为什么呢?因为他爱儿子,就得舍弃儿子!为了爱世人,天父得舍弃自己的儿子,别无选择!

我们抛下家人为的是侍奉主

我说有一种爱必须用恨才能表达,此处“恨”字,希伯来文是抛弃的意思,与感觉毫不相干,是转身而去。转身而去的时候,内心是伤痛的,也许是洒泪而别,但我们必须抛下他们。

要想让神的爱透过我们涌流出来,我们就得付上代价!你得计算一下代价,看看是否承担得起。主耶稣的话非常温柔、体谅:朋友!我知道很困难,如果你做不到,就算了吧,干脆不要开始了,因为你不能做我的门徒。不要开始了建楼,到头来不能完工。不要选择了开战,到头来举手投降,那你为什么还要打仗呢?谁都不愿打败仗,而是要打胜仗。如果到头来要举手投降,那么干脆就不要打了。如果立了地基却完不了工,那么干脆就不要盖了。

主耶稣不能降低要求,为使我们能成为神爱的管道

主耶稣非常体谅我们,但他无法降低条件。为什么呢?希望现在你能够明白了,因为你、我是被召成为神的爱的管道,将神的爱浇灌世界。这就是约翰福音7章38-39节所说的:“信我的人,就如经上所说‘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’”。这是神呼召我们的使命,不仅得到活水,而且成为活水泉源。这就是做门徒的意义。我们的狭隘、自私拦阻了神的爱从我们生命中流出,要想成为活水泉源,就必须除去一切拦阻。

做门徒并非为了自己得救、得福,我们得福是为了成为别人的祝福,我们得到生命之水,是为了成为祝福别人的生命泉源。一个只为自己活,只想着自己得救、上天堂的基督徒,他还不明白主耶稣的教导,不明白做基督徒的意义。信奉基督教不是为了上天堂,而是成为祝福别人的生命泉源。神在寻找祝福的渠道,他赐给你生命之水,充满你的生命,好让这生命水能从你身上涌流出来!

要想流出神的爱,就必须除去一切阻碍

所以有一种爱包括了恨。为了达到做门徒的条件,为了让神的爱畅通无阻地从我这个小泉源身上涌流出来,我就必须除去一切阻碍,必须毫无底线,不可说——这是我的爱的底线,我只愿爱父母,所以不能侍奉神。

请你亲自判断一下我说的是不是主耶稣这番话的意思,如果不对,那你就不要听,不过请你告诉我耶稣这番话是什么意思。

到了必要的时候,我们必须含泪告别父母,甚至告别妻子、儿女。我们会对他们说:愿神祝福你们,我会爱你们到底,但我的爱不能局限在这里,不能停在你们这里,爱必须一无遮拦地涌流出去。

舍弃人的爱才会有全新、深厚的爱

更奇妙的是,神因为爱世人而舍出了自己的儿子,自此以后,天父和耶稣的爱越发深厚了。你能理解吗?也许可以这样说:主耶稣复活升到天父右边,父子相见的时候,那会是全新的、深厚的爱!抛弃之后,换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爱!

这是我的经历,透过这样地恨父母,拒绝、抛弃父母,我却愈发深爱他们了。你们能明白吗?我起初投身侍奉主的时候,家人强烈反对,愤怒不已。我抛弃了他们,正是圣经所说的“恨”他们。然而若不是抛弃、恨他们,恐怕他们不会认识主。换言之,透过这种抛弃、失去父母的痛楚,我是得到了他们。失丧生命的,要得着生命;失丧父母的,也要得着父母。失丧了儿子,天父以更深、更新的方式得回了儿子。种子撒在地里,你觉得失去了,但正是透过失去种子,恰恰得回了百倍。

母亲觉得我弃她不顾,所以她也不愿理我了。但多年后,她流着泪,跟我一起跪下,来到主面前。那一刻我才意识到,她已经明白,我拒绝她的那一举动,其实是生出了对她更深的爱。恰恰是透过那次拒绝,我的目标不只是要她得到祝福,而且范围更加广远,是要让她从反馈回流的爱浪中得到祝福。换言之,当神的爱从你身上广远流出的时候,你会发现,你的爱就变得越来越纯洁、深厚了。而你用这种爱去爱父母,当时他们可能以为你抛弃、恨恶他们,但到了时候,他们就会发现这种爱更加深厚、有能力,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。

母亲开始意识到,虽然我拒绝了她,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对她全新的爱:不再是自私、占有的爱,而是神舍己的爱。我在抛弃、告别母亲的时候,对她说:“我必须离开你,可是我要告诉你,而且要向你保证:我有一碗饭,你就有一碗饭;我有一块钱,你就有一块钱;我有衣穿,你就有衣穿。”

现在我是以神舍己的爱去爱母亲。自那以后,母亲开始意识到,我在以一种全新的爱来爱她,虽然当时她觉得被拒绝了。我是斩断了人的爱,现在以神的爱来爱她。这种爱不会局限于爱她。这种爱大有能力,不但涵盖了她,甚至冲破了一切以前的藩篱,流向众人,真奇妙。所以母亲跟我跪下来的那一天,潸然泪下。

感谢神,他给了我勇气按照圣经的意思去恨母亲,抛弃母亲,为的是得到母亲。

你所抓住的将会失去;为主舍去的,才会永远得着

你想保守什么,就会失去;甘心舍去的,就会得到。这就是主耶稣在马太福音16章所说的话,你能明白其中玄机吗?因为神会给回你。正如亚伯拉罕,神说“把你儿子给我”,他便拔刀要杀儿子。他恨自己的儿子,要杀了他!而神又给回了他。整件事表明了这句话:舍去的,就会得着;紧抓住的,就会失去。

如果亚伯拉罕不愿献上自己的儿子,那么他就没有儿子可献了。他没有献上的,就会失去,神会拿走他的儿子,一切应许也就会化为泡影,因为他不顺服。但亚伯拉罕愿意献上自己的独生子,虽然他不明白神会如何成就他的应许,但他“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”(来11:19),所以毫不犹豫的拔出刀来。

恨恶自己的生命——属灵的爱的体现

没有人能够明白亚伯拉罕的心路历程。属灵的爱必须以这种方式(舍弃的方式)体现出来。你必须抛弃属肉体的爱,才能得到属灵的爱。简单来说,必须抛弃这种自私的爱,才能够像神那样去爱。难怪接下来主耶稣又进一步要求我们必须恨恶自己的生命。为什么呢?因为如果我们不恨恶自己,就会专注地爱自己,神的爱不能从我们身上涌流出来。除非是恨恶自己的生命,说:我决心跟这生命——无论是工作、前途等等,一刀两断了!这样神的爱才能从我们身上涌流出来。

“他们虽至于死,也不爱惜性命”(启12:11),难怪他们得到了永生!启示录说,他们得到了生命冠冕,因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。倘若他们爱惜自己的生命,就得不到冠冕了。凡要救自己生命的,就会失去生命;失去生命,就得到了生命。

必须学习以神的爱去爱人

希望你能够开始明白这个真理的深度和宝贵。靠神的恩典,我看得一清二楚,可是真不知道如何能够讲清楚。但愿神能够让我们明白主耶稣这番话的意思。惟有除去生命中所有藩篱,除去这种局限的爱(因为它拦阻你流出神的大能和爱),才能做主耶稣的门徒。主耶稣没打算招一群一心专顾自己的门徒。很多基督徒只是专顾自己,却还振振有词地说:好基督徒应该先关注自己的需要。

必须学习以神的爱(不是人的爱)去爱人、爱父母。人的爱会害死父母,限制、桎梏住他们。神的爱是向外的,能改变人的,你必须以这种爱去爱他们。终有一天,你会看见这种爱在他们生命中所产生的果效。

我见到了神在母亲生命中的工作,那时候我拒绝了人的爱,决志以神的爱去爱父母,这爱是超越的、没有藩篱的,不局限于爱父母,但也涵盖了他们。除非你明白主耶稣的教导,并且付诸行动,舍出自己,以神的爱去爱人,成为神的爱的管道,否则不能做主的门徒。并非主耶稣不愿接纳你,而是你根本做不了门徒,不能成为神的爱的管道,不能成就神在你生命中的旨意。你开始了盖楼,最终却坍塌了;你前去打仗,结果投降了,正如很多基督徒都半途而废。

惟有靠神的恩典,才能以神的爱去爱人

最后我们要再看一点。这段经文内涵太丰富了,现在不能全部看完,因为我想重点讲解一个中心原则:人的爱跟神的爱是相反的。人的爱跟神的爱并非相辅相承,而是敌对、相反的!所以,用神的爱去爱人,就是在做悖逆人本性的事。

正因如此,我们需要神的恩典。我们根本做不到,惟有依赖神的恩典来改变我们。这就是主耶稣所传讲的恩典,这是让我们能够行出来的恩典。恩典并非白白的礼物,可以揣在兜里,随意处理。错了!根据圣经的教导,恩典是神赐下的能力,让你做到你凭自己的力量根本做不到的事情。

我不能恨父母,根本做不到!我只懂得如何以人的自私方式爱父母、爱儿女。我只懂得这种爱,怎能以神的博爱去爱人呢?根本做不到!这正是恩典的可贵,让这一切成为可能。这就是神的能力!神的灵是神赐下的恩典,进入我们生命,让我们能够做到本来我们做不到的事。这是救赎、改变的恩典,救赎我们脱离自我的捆绑、罪的捆绑。这是荣耀的恩典。神的恩典临到,粉碎自私的枷锁,除去罪的能力,让我们能够做到我们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。

我们是神恩典的管道

在腓立比书4章13节,保罗说他“凡事都能做”,怎样做呢?“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”!神的恩典足够有余,让我凡事都能做。

福音要么好神奇,要么就不值一提。之所以神奇,因为这是神的大能,神恩典的大能在我们生命中运行。这恩典真奇妙,众人见到你会说:“现在我明白什么是基督徒了,没有人靠自己能做这些事情,但现在我看见了神的大能在他生命中彰显了出来,他能够这样爱人,能够靠神的大能行事!”

这就是恩典,并且是恩上加恩!他会根据你的需要给你更多的恩典。你需要更多帮助吗?他就会赐你更多恩典。你只需做的是,不容许自私妨碍神恩典的工作。这样,你就成了他恩典的管道。你并非单单接受恩典,而是恩典从你生命中涌流出来,好像光、盐,所到之处,就会带来改变。

我祈求神,让你能够看见神救赎、改变的恩典是何等美好。这段经文内容非常丰富,但我们今天就到此为止了。希望你们能够清楚这个重要原则,如果还不清楚,就继续思想,直到豁然开朗。

《完》